安徽这个小县城,人口42万,因徽州文化
2022/9/5 来源:不详歙县,安徽省黄山市辖县,北与宣城市绩溪县和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交界,东南与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衢州市开化县毗连,西南与黄山市屯溪区、休宁县相邻,西北与黄山市徽州区、黄山区接壤。总面积平方千米。
歙县古名歙州,始皇二十六年(前年),秦朝置县,宋设徽州府,府县同城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是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先后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之乡”、“中国牌坊之乡”等荣誉称号。
年,歙县下辖15个镇、13个乡:徽城镇、深渡镇、北岸镇、富堨镇、郑村镇、桂林镇、许村镇、溪头镇、杞梓里镇、霞坑镇、岔口镇、街口镇、王村镇、三阳镇、雄村镇、坑口乡、上丰乡、昌溪乡、武阳乡、金川乡、小川乡、新溪口乡、璜田乡、长陔乡、森村乡、绍濂乡、石门乡、狮石乡。县政府驻徽城镇。常住人口约42万人。
经济
年歙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3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72.8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0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调整为9.5:37.7:52.8。(依据全国GDP核算制度和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修订,年全县GDP为.5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9.6:37.2:53.2)。
历史文化
歙县文化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广博、深邃,有整体系列性等特点,深切透露了东方社会与文化之谜,全息包容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是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标本。学术界对其的研究,至少经历了大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更趋火热,逐渐形成了一门相对独立的地方学—“徽学”,被誉为是并列与敦煌学和藏学的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之一。
风景名胜
新安江山水画廊
新安江山水画廊,全长约百里,是黄山——徽州古城歙县——千岛湖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新安江山水画廊两岸生态环境极佳,呈现高山林、山中茶、低山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其间的粉墙黛瓦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
雄村景区
雄村是一座教育发达、人才辈出的古村落。清末翰林许承尧称“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主要景点有竹山书院、四世一品坊、大中丞坊、桃花坝、慈光庵、小南海。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由七座牌坊组成,明代三座,清代四座,几乎全部采用石料筑成,是体现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的精品之作。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园
徽园指歙县在原徽州府衙一带修建的仿古旅游区。年对外开放。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是在歙县县城中心原徽州府衙一带新建的仿古旅游城。年11月16日建成开园,再现了徽州城明清时期的风貌,气势宏大,古朴典雅,粉墙黛瓦,鳞次错落,雕刻精美,脉传徽州文化之神韵,新创徽派建筑、雕刻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