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县城过古会
2022/5/4 来源:不详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869.html
每年农历的八月初二,户县县城过古会。至于古会的由来,无从考证,只记得是从祖辈那儿传下来的习俗。其内容是:凡每年农历八月初二这一天,县城内的住户一律以盛大而隆重的方式,置办酒席,宴请宾朋。文革时,古会曾一度被取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重新兴起,沿袭至今。
古会的前三天,县城内的住户们便忙火开了。几乎家家户户洒扫庭除。一家老小沐浴更衣,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其隆重的氛围,决不亚于过年。当地人把过会和过年作过比较,过年时间长,有心拜年,元宵节都不算晚。前来造访的亲戚朋友,很难集中在某个时段,而过会只是每年的这一天,不管亲戚朋友分布多远,但都选择在这一天赶回来团聚,以此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再就是亲戚朋友间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学习。如发家致富,子女教育等等。这便是古会积极的一面,也是其在民间受欢迎的原因。
为了给古会助兴,商家们可是大动脑筋,他们充分利用古会时,县城住户们宴请宾朋的有利商机,铆足了劲儿,伺机大赚一把。因而早早的组织货源,柴米油盐酱醋茶,蛋奶肉禽,反季节蔬菜赶趟儿似的走进了县城的大小超市,大街小巷。红的辣椒、紫的茄子、绿的白菜、白的菜花。赤橙黄绿青蓝紫。把个古会交易市场装点得五颜六色。苹果、葡萄等各种节令水果更是闪亮登场、芳香四溢。
民间忙着置办酒席,官方也不闲着。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争先恐后地搭台唱戏。戏班子更是精挑细选。你请当地名家,我就请地方名流。更有甚者,居然搬来省市名家。戏从八月初一晚唱到八月初二晚,争相为古会助兴。戏是老年人的宠爱。大家互相搀扶。早早地就来到戏台下,看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赵匡胤的大气磅薄;周仁的舍生取义;三娘的情真意切。台上琴声悠扬,台下掌声连连。秦腔是老年人的喜爱,歌舞则更受中青年的青睐。为了满足更多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官方也来了个与时俱进。在搭台唱戏的同时,也给歌舞一席之地。请来的虽不是演艺名流,却也说学逗唱样样精通。演员在台上舞枪弄棒,观众在台下振臂高呼。老中青少各取所乐,其乐融融。
老人们外出看戏。家庭主妇们系上围裙,准备午间的宴席。煎炸熬煮,十八般武艺竟相亮相。男人们则准备烟茶,以备客人到来时,盛情款待。
约莫中午时分,客人们相继到来,早些年,人们是步行,后来改骑自行车。谁家屋门外的自行车停放得多,则证明这家人的交际甚广,要是停放一辆小车,则更让人刮目相看,不过那都是老黄历了。就说近两年吧,摩托车、电动车代替了自行车,一家几口子坐上小轿车前来赴会,也不在少数。
到了中午时分,宴请宾朋正式开始。不管是南来北往,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人们团聚一起,海吃山喝。酒过三旬,菜过五味,话也多起来。外边发生了啥新鲜事,全都和盘托出。有人有啥致富的好点子,有人有啥教育子女的好法子。全都不遗余力地予以传授。养生要领、保健秘方、长寿秘诀全都在酒桌上予以公开。
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宴席完毕,亲朋可以自便,有要事或有冗务缠身需要先行离开的,决不强留。愿意留下来的,或者跟主家成员继续拉家常;或者到外面去逛市场;或者买书、买字画、买古玩。保准能满载而归。
古会年年过,年年有新意,户县县城古会成为连接城乡的连心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