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欠债户到富裕户的重生蜕变
2023/1/7 来源:不详从“欠债户”到“富裕户”的重生蜕变
文/江岳祥
夫妻双双遇车祸,为治病家中陷入贫困,康复后重振旗鼓发展特色种植产业,最终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实现了由“欠债户”到“富裕户”的重生蜕变。颇具传奇性的故事就发生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上叶祁组的贫困户汪芳胜身上。
飞来横祸
5年前的一天上午,汪芳胜骑摩托车带妻子去邻村看望一个病重的亲戚,下陡坡时被一辆行驶飞快并装有2吨多货物的三轮车追尾。汪芳胜和妻子连人带车翻入3米深的河滩中,汪芳胜左胳膊当场粉碎性骨折,两膝盖各有10公分以上的皮肉组织开裂,妻子休克。
医院救护车赶到时,两人已处深度昏迷状态,医生立即对汪芳胜夫妇实施抢救。医院及时抢救,妻子汪喜妹因伤势相对较轻,医院治疗,20多天后准于出院回家调养;而汪芳胜因伤势太严重将面临两个选择:对左胳膊实施截肢,医院治疗。面对这两个选择,一向坚强的汪芳胜实在难以接受,如果截肢,意味着往后将成为残疾人,如果转院,巨额医疗费又如何承担得起?在事故中出具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报告中,虽认定肇事三轮车司机负全部责任,但其一贫如洗,东拼西凑才赔了元钱。
此时的汪芳胜如同陷入“噩梦”一般。“这是我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本来就不富裕,肇事者又拿不出来钱赔偿,为了治疗,整个家底都掏空了,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个遍,住院治疗期间连基本的生活开支都成问题。我脑子里也经常冒出‘断臂不如断命’‘一了百了’的念头!”每当想起这些,汪芳胜的眼睛就湿润起来。
逆境前行
看到在身边照料他的一双儿女,还有伤势未愈的妻子,汪芳胜意识到这个家庭还需要他去支撑,这么多债务还要靠他去偿还。他顿时觉得“一了百了”这个念头太自私,他必须要坚强走下去。不就是转院吗?花十几万又能咋样?只要胳膊能保住,花再多的钱也要想办法挣回来。于是汪芳胜再次鼓起勇气向亲戚好友借了11万元,转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经过50多天的治疗,虽然胳膊保住了,但是年一整年他们夫妇俩都只能在家安心静养,无法从事体力活,家庭的生活开支和医药费只有靠20岁的儿子打工来维持。虽然沉重的债务给他精神上造成极大的压力,但他对未来的生活依然充满信心,因为他的胳膊还在。有一双手在,就能创造一切,他决定逆境前行。
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深入开展,经汪芳胜本人申请,乡村干部入户对其调查核实,并通过村里评议公示,汪芳胜被评为贫困户。建档之后,镇政府为汪芳胜指派一位农技干部作为他家的帮扶责任人。
“镇里给我安排的这个帮扶责任人,那真是为我量身裁衣。车祸前,我就有依靠发展菊花种植来增加收入的愿望,而这一愿望被突如其来的意外给搁置了,现在这个联系我的干部恰好又是专门从事菊花种植的行家里手。”年春节刚过,在这个“行家里手”的指导下,他紧锣密鼓地筹备菊花种植。虽然体力还没有完全恢复,但他还是兴致勃勃地跟着“行家里手”学起了菊花种植的翻地、打垄、施肥等各项技术。为掌握科学管理技术,他到处拜师学艺,认真查阅“行家里手”赠送的科技资料。“行家里手”也没有让他失望,有空没空都要到菊花地里查看他的菊花长势,并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指导他对菊花进行施肥、喷药、梳果、掐顶。很快已是菊花采收季节,这一年汪芳胜种植的2亩多菊花收入达2.8万元,这令他非常意外,也让他尝到了甜头。
大显身手
年,随着党和国家对农村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汪芳胜的人生又迎来了新的转机在充分了解到汪芳胜的焦虑之后,镇党委、政府决定对其实施“精准帮扶”,通过扩大菊花种植面积来增加收入,在产量上取胜,助力其顺利脱贫。
经过镇党委、政府的“搭桥牵线”,绩溪县临溪镇一农户家有十几亩闲置地想租赁出去的消息被汪芳胜获知。汪芳胜立刻打电话和那位农户取得联系,随即定了个口头协议,预先承包了这十几亩闲置地。他请了5名帮工,马不停蹄地开始整地、施肥,东奔西跑到处联系菊花秧苗。不到半个月时间,共15亩面积的菊花全部种植完成。接下来,汪芳胜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菊花管理上。
随着菊花种植面积猛增,生产厂房和加工设备成了一个大问题。又是在帮扶联系人的积极协助下,通过金融扶贫政策,他很快获得3万元的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平方米的厂房顺利建成,4台菊花烘干机也跟着安装调试完毕。金秋十月,菊花竞相开放,而汪芳胜家的十几亩菊花更是长势喜人。汪芳胜又雇请了8名帮工帮他采摘,还专门聘请了两名技术人员帮他加工烘烤。
近一年紧张而繁忙的辛勤劳作,终于换来了丰硕的果实。到菊花采摘结束时,汪芳胜的菊花总产量达到公斤,折合人民币16万多元,净收入超过13万元。在备足下一年的菊花发展资金后,他把剩余的钱偿还了大部分债务,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而且以元的人均纯收入顺利通过省第三方评估,彻底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汪芳胜因此成为当地脱贫攻坚最具代表性的典型示范户。
一个普普通通的贫困家庭,和其他普通贫困家庭一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他脱贫致富的步伐为什么那样的坚定而稳健,是什么信念赋予了他如此巨大的精神动力?不是老天眷顾,更不是靠运气,是他内心有着一股摆脱贫困的强烈欲望;是他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拥护;是他的那种敢于向机遇挑战的精神;当然,更重要的还有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和“行家里手”们帮助。
来源于《农村青年》杂志